参加活动: 8 次
组织活动: 0 次
注册会员

- 积分
- 98
- 在线时间
- 6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16-12-12
- 最后登录
- 2018-12-23
|
我是COCO。补几场自评如下,师父按正向顺序依次粘贴即可。日后一定每周一评,不给师父填麻烦。
夏训第9次:201701011周三场--自评:
本节课师父的教学重点是“练习外刃”和“并板”,即,练习单脚轴转以及双板轴转时五五分力。上一次课师父为了板正我的K腿,单独开小灶教我练习了单脚轴转,但我自己不敢倾倒、没能形成围绕点帐为中心点的离心转。这样的心理和生理表现有3种:1、找不到内板重心且重心偏下,导致依然内刃;2、外刃过渡狠狠压雪没能轴转成功;3、终于用上一点外刃,但离心转平衡没找到,心和脚不同步,导致轴转提前结束,动作完成不完整。。虽然单脚轴转依然没有练习成功,但正因为练了体验了,反而双脚轴转时表现比以往好,因为内板找到了分力的感觉,外板并过来时,并板效果明显有很大提高。这堂课90%的时间都用在轴转上了,10%的时间滑了3-5次大回转,明显感觉内板比以往更有觉知,只是速度太快(比轴转快)外板的并板跟不上,还是并不上板。还有一个问题和上次课师父提醒的一样:引身停留时间太长,要再快一点下压,压力释放要在一瞬间完成。
夏训第8次:201701004周三场--自评:
先说题外话,今天是中秋节,师父如约而至,为师表率承诺很重,晚辈们都应该自省和共勉。借口少一点,自明多一点。
本节课师父的教学重点是给我开了小灶,因为我K腿、K腿、K腿。我不想说拿喇叭裤找借口,确实是膝盖因为紧张收紧了,而脚没有并板觉知,整体呈现K型。师父的方法是教我单脚轴转,我没有做好,甚至没做到,自己反省原因就是身体和重心没有偏向点帐位置的中心点,那个点不仅在眼睛能看到的位置也应该在心里,从而启动身体的胆量和觉知向中心点倾倒,从而形成外刃的利用。我的弱点是心理恐惧,对下坡和速度的恐惧,总是有个小声音说:好快好可怕别摔…… 其实这样不知不觉的思想影响到了大脑对动作的调配。那一天感觉自己进入了问题和瓶颈期,回来反思,就是要战胜恐惧大胆些、敢摔些,下次课就奔着中心点摔去!除了K腿,在大回转的表现上,仍然是右转时出现瞬间犁式。这个问题很值得反思,在轴转时,我是右转发挥比左转好,却偏偏在滑大回转时,右转平行却不如左转表现的好。反思,是上半身的心和思想、中段的身体以及下段的小腿/脚/板,三者不同步,思想没有带动身体倾倒,鞋和刃就没用上。
夏训第7次:201700927周三场--自评:
本节课师父的教学重点是:压力压力压力。和第2、3课时师父的另外一个重点合并理解,就是“要夸张的下压”。看着师父怎么做都漂亮,看着中级同学倾倒的动作也很明显,离心力表现都很顺畅。但是看自己和同级别的初级同学,都发现一个问题是,自我感觉下压了,实际上动作非常微小且身体很直,几乎看不到任何兜玩弯的倾倒,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用上外刃,转弯时不仅控制不好速度和脚,还都不出靠刃引领带来的弯。转弯就变得太主观没规律没原则,花架子。要记得压力和身体倾倒,是自己要细抠的要点。
夏训第6次:201700920 周三场--自评:
本节课还是在师父的带领下,夯实基本功:L+C+S。这样做的目的,第一是用平缓的过渡适应雪场,逐渐唤醒各个动作要领,也是复习基础很必要的一步。后半节课是大回转+轴转的穿插自我练习,这个过程中找到点仗引身和压力的协调感。师父在最后三分之一半场将了点仗,这个虽然要靠觉知,很难说清楚点帐的具体位置,但师父说“点、起、压”,这三个字来找到这个动作在瞬间配合的感觉。我冒昧的尝试了第一次点仗加引身,第一次的感觉会为了点而点,感觉帐“杵”了一下地又被速度带动飞起来的感觉,自己要记得迅速让仗回到标准位,然后准备下一个点仗和引身。仗不能杵的太狠,不然会让仗带来的力量反向阻碍平衡,大回转点仗似乎是练习作用大于实际支撑,所以,找到大概合适的位置,轻点。并且找到“点、起、压”的流程是重点。这一天,被师父拍着头盔表扬了,说第一次点仗悟性很好。虽然视频没有拍全,但这一点依然很感动。有师父的鼓励,有队友们因为没有拍全视频的诚意歉意,还有肥猫和丁丁夫妇在休息室帮忙找备份视频的热心。感恩一切。自己学到本领、享受滑雪和进步的快乐,胜过一切。
|
|